【原题呈现】
阅读下面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
某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:“人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,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。”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、散文家弗兰西斯·培根曾说:“真正可怕的,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,而是那种深入习俗、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。”
人们生活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中,看人看事时有时会形成一种偏见。
上述材料让你对“偏见”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?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自拟标题,自选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审题指导】
作文由三句话构成。第一句话引用了电影中的一句台词,强调人的心中如果对人、对事有了偏见,那么人就很难改变这个偏见。第二句话引用了弗兰西斯·培根的一句话,强调深入人心的偏见比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可怕得多。第三句话指出了一种社会现象,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形成一种偏见。三句话都指向了“偏见”这个词。学生在立意时,可围绕“偏见”展开写作,可以写偏见的危害,也可以分析产生偏见的原因,也可以讨论如何避免产生偏见,等等。
【参考立意】
1、打破人际壁垒从抛却自身偏见开始;
2、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人与事物,不可怀有偏见;
3、摒弃偏见,开阔心胸;等等。
【佳作展示】
打破偏见,走向包容
偏见,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,横亘在人们的心灵之间。它不仅阻碍了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知,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。电影中的台词和培根的话语,深刻地揭示了偏见的顽固性和危害性。面对偏见,我们需要反思和行动,才能走向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会。
首先,偏见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人们的经验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。每个人的生活环境、教育背景和社交圈子,都会影响其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。在这种情况下,偏见成了一种思维定势,让人们难以跳出自身的局限,去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。
然而,偏见的危害不容忽视。它不仅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理解和错误判断,还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。偏见让人们变得固执己见,拒绝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声音,从而使社会陷入分裂和对立的状态。正如培根所说,那种深入习俗、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,才是真正可怕的。
要打破偏见,首先需要增强自我反思的意识。每个人都应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,勇于承认自己的偏见,并努力去纠正和改变。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触不同的观点和文化,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,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。
其次,社会应倡导多元化的价值观,鼓励人们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观点。教育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通过教育,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包容心,使他们在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文化时,能够保持开放和理性的态度。
此外,媒体和社会舆论也应发挥积极作用,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。媒体在报道事件和传播信息时,应坚持客观、公正的原则,避免夸大事实或煽动情绪,从而减少社会偏见的产生。
总之,打破偏见,走向包容,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。每个人都有责任反思和改变自己的偏见,同时,社会也应通过教育、媒体等多方面的努力,营造一个尊重多样性和包容差异的环境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,让每个人都能在包容的环境中自由发展。
作文指导:验证性偏见
作文指导:正确的认识,也有可能是偏见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